供应趋紧纸价顽强拉高 纸包装需求却大幅滑落
2018上半年造纸产能不到去年的75%!2018年纸包装需求可能仅有去年的65%!
2017年及以前,每年外废进口量在2800万吨级别(平均每月230万吨)。进入2018年,根据回馈的信息表明,外废进口使用量锐减50%以上,这样,平均每月耗用外废仅为110万吨水平(减少120万吨)。
2017年及以前,中国的瓦楞箱板纸年产量为4800万吨级别(平均每月400万吨)。根据外废减少量推算,每月减少120万吨废纸等于减少100万吨原纸。如此,2018年中国包装用纸月产能已减到300万吨级别。
造纸产量从每月400万吨降为300万吨了,即,降为原来的75%!
即便如此,进入6月份,各大造纸厂相继停机、玖龙大幅降价。这说明,尽管前5个月废纸减少,但造纸产量还是多了。但从6月21日开始,国废开涨,纸价重拾升势,表明前5个月积累的多余库存已清仓完毕。
好了,这时可以根据市场既往现象,来计算一下了: 2018年前1-5月推算原纸产量=300万吨×5个月=1500万吨。 上述这些原纸卖到6月20日才基本达到供需平衡(价格止跌回升),共用了5.66个月,1500÷5.66=265万吨!!! 天哪!265÷400=66.25%!!!原来,包装订单少了这么多!
供应怎么少的?需求又是怎么少的?
造纸-废纸-造纸”循环,总量是逐步减少的。中国每年制造4800万吨包装原纸,能变成国废的仅2400万吨,仅能留下一半,另一半必须靠进口废纸。
为什么要进口废纸?因为中国的出口商品量太大!每年有不少于25%的原纸是做成出口商品的包装去了海外。不把流于海外的纸箱废纸弄回来,国内的造纸循环就无法平衡。所以,国家通过严控外废,严到不合情理的地步,终于把废纸来源切掉一半都不止,才造成供应吃紧的局面。
“造纸-纸箱-废纸-造纸”循环周期可能会长达4个月之久。你今天6月26日买了一台的空调,它的纸箱包装,可能是你在2月份买的那批年货的包装物回收后、造纸、然后再变成现在的纸箱的。2月份的年货包装,有可能是去年的废纸变成的。去年,外废管控尚未那么严格,供应量相对今年,那叫非常充足。
所以,上游的雨停了,等那批水流到下游,是有一个时间周期的。现在原纸供应看起来很正常,可以随叫随到,再过两个月看看,供应水位会下降,供应价格会上升。
其实,市场早在原纸产量还没开始减少时,就已经提前作出了反应。从去年开始,整个市场预期原纸会紧张,于是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大涨价,一直涨到今天还没完。都在说原纸是靠“套路”涨上去的,其实就是“供应预期趋紧形势下的不断兑现”而已。
然而,需求减少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。因为纸价经过翻倍的上涨,终端需求遭受到严重打击,纸包装的非刚需用户,纷纷弃用纸箱,大家评估一下,总体上有没有减少20个百分点?
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,中国出口是受到极大影响的。往年有大约25%的纸包装是出口了的,这部分包装需求,减少量有没有15个百分点?
从这个角度评估,需求也是减少了35个百分点的,这也验证了本文前面说的包装需求仅有去年的65%的推算。
这便是2018年中国纸箱界最为奇葩的现状
1、供需紧缩,生意清淡,纸价高位,价升量减。
2、一级厂是锅多米少,产能受到废纸供应量的制约。新增造纸产能无处安身,有废纸进口权的大厂闷声发财,仅用国废的造纸厂面临退出。
3、二级纸板厂因为产能扩张,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,二级厂普遍上马高速宽幅瓦线,企图以“过剩”淘汰“过剩”,现已进入两难境地——不上大线,没有规模效应,成本摊销下不来;上了大线,订单少吃不饱,依然过不了盈亏平衡线。如何通过资源整合,提升单厂开机率,将成为重中之重!
4、反观三级纸箱厂,相对来讲,可能是整个产业链“对抗过剩”最为灵活的环节——小厂已被环保关停,中等纸箱厂,其固定成本摊销比起其上游纸板厂要灵活很多,如果再用“2.5工厂”思路进行些整合,其协作成本也会开始优于二级纸板厂。 造纸、纸板、纸箱……产量开不满、工人没活干、人工支出高、产品单价高的奇葩时代来临了!
- 上一篇:废纸与木浆再涨价 包装纸原料供应格局或将生变
- 下一篇:中国邮政开启绿色包装项目